联系我们
手机:13691889868
邮箱:3305862202@qq.com
地址: 深圳光明区公明街公明社匹建设东路15栋404
“卧冰求鱼”是怎么来的

“卧冰求鱼”是怎么来的

[来源:原创]    [作者国学文化]    [日期:2017-02-15 10:49]    [热度:]

“卧冰求鱼”是怎么来的

资料图片

  “卧冰求鲤”是二十四孝中的一个故事,故事的主人公王祥为西晋重臣大僚。更为重要的是,“晋王氏自王书生祥、览,而祥位三公。同时衍、绥、澄、戎、敦、导、玄并位至三公,才名冠世,人号琅琊八王。导之后洽、悦、昙首、弘、俭又累世贵盛,与五代相终始”(王圻《续文献通考》卷二百十一)。因此,所谓王祥“卧冰求鲤”发生地也引起多方争夺:首为山东临沂,次为江西抚州,再为河南新安。但是,“卧冰求鲤”故事本身很可疑。

  

  王祥“求鱼”事,最早见于东晋孙盛《晋阳秋》:“母欲生鱼,祥解衣将剖冰求之,会有处冰小解,鱼出。”但在其《异同杂语》中,却变为孝心感天的灵异事件:“盛寒之月,后母曰:‘吾思食生鱼。’祥脱衣将剖冰求之,少顷,坚冰解,下有鱼跃出,因奉以供,时人以为孝感之所致也。”干宝在《异同杂语》基础上,以小说手段继续神化“性至孝”的感染力,《搜神记》卷十一云:“母尝欲生鱼,时天寒冰冻,祥解衣,将剖冰求之。冰忽自解,双鲤跃出,持之而归。”

  房玄龄等撰《晋书》,整合《异同杂语》《搜神记》《世说新语》《孝子传》等为王祥本传:“母常欲生鱼,时天寒冰冻,祥解衣将剖冰求之,冰忽自解,双鲤跃出,持之而归。母又思黄雀炙,复有黄雀数十飞入其幕,复以供母。乡里惊叹,以为孝感所致焉。有丹柰结实,母命守之,每风雨,祥辄抱树而泣。”王祥孝行故事由最初的“剖冰求鱼”而逐步增益为“剖冰求鱼”“黄雀入幕”“抱树守柰”等系列孝行感天的动人故事。但王祥“求鱼”并非如后世所言“卧冰求鲤”,而是“剖冰求鱼”。同为“求鱼”,“卧冰”“剖冰”差异颇大。

  

  王祥“求鱼”的叙述混乱肇始于宋代,主要表现有二:其一,文献所载王祥“扣冰(剖冰)求鱼”的越来越多,如:⒈保州曹河,见于黄震《黄氏日钞》卷六十七;⒉江南东道武进县,见于《太平寰宇记·江南东道四》;⒊毗陵,见于《(咸淳)重修毗陵志·古迹》;⒋抚州,见于刘克庄《御书抚州忠孝堂》、潘自牧《记纂渊海》卷十一等;⒌沂州,见于《记纂渊海》卷十七;⒍浙江吴兴,见于谈钥《(嘉泰)吴兴志·事物杂志》。

  其二,为了渲染王祥孝行,将唐代及之前文献所载“扣冰(剖冰)求鱼”事逐步改为“卧冰求鲤”。在北宋早期文献中,王祥“求鱼”,一般皆谓“扣冰”或“剖冰”。如《太平御览》之《时序部十一》:“母欲得生鱼,祥解褐扣冰求之,忽冰小开,有双鱼出游。”《鳞介部八》:“母欲生鱼,时天寒水冻,祥解衣将剖冰求之,冰忽自解,双鲤跃出。”但在《太平寰宇记》中,“扣冰”或“剖冰”变为“卧冰”,如卷一百二十五《淮南道三·舒州》:“王祥池,在县西南二十里。即卧冰取鱼处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