?赤道下,温暖极。我中华,在东北。
在赤道地区,温度最高,从赤道向南北两个方向,气温逐渐变低。我们国家是地处地球的东北边。
?曰江河,曰准济。此四渎,水之纪。
中国直接流入大海的有长江、黄河、淮河和济水,这四条大河是中国河流的代表。
?曰岱华,蒿恒衡。此五岳,山之名。
中国的五大名山,称为“五岳”,就是东岳泰山、西岳华山、中岳蒿山、南岳衡山、北岳恒山,这五座山是中国大山的代表。
?曰士农,曰工商。此四民,国之良。
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。知识分子、农民、工人和商人,是国家不可缺少的栋梁,称为四民,这是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。
?曰仁义,礼智信。此五常,不容紊。
如果所有的人都能以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这五种不变的法则作为处事做人的标准,社会就会永保祥和,所以每个人都应遵守,不可怠慢疏忽。
?地所生,有草木。此植物,遍水陆。
除了人类,在地球上还有花草树木,这些属于植物,在陆地上和水里到处都有。
?有虫鱼,有鸟兽。此动物,能飞走。
虫、鱼、鸟、兽属于动物,这些动物有的能在天空中飞,有的能在陆地上走,有的能在水里游。
?稻梁菽,麦黍稷。此六谷,人所食。
人类生活中的主食有的来自植物,像稻子、小麦、豆类、玉米和高梁,这些是我们日常生活的重要食品。
?马牛羊,鸡犬豕。此六畜,人所饲。
在动物中有马、牛、羊、鸡、狗和猪,这叫六畜。这些动物和六谷一样本来都是野生的。后来被人们渐渐驯化后,才成为人类日常生活的必需品。
?曰喜怒,曰哀惧。爱恶欲,七情俱。
高兴叫作喜,愤怒叫作怒,悲伤叫作哀,害怕叫作惧,心里喜欢叫爱,讨厌叫恶,内心很贪恋叫作欲,合起来叫七情。这是人生下来就有的七种感情。
?青赤黄,及黑白。此五色,目所识。
青色、红色、黄色、黑色和白色,这是我国古代传统的五种颜色,是人们的肉眼能够识别的。
?酸苦甘,及辛咸。此五味,口所含。
在我们平时所吃的食物中,全能用嘴巴分辩出来的,有酸、甜、苦、辣和咸,这五种味道。
?膻焦香,及腥朽。此五臭,鼻所嗅。
我们的鼻子可以闻出东西的气味,气味主要有五种,即羊膻味、烧焦味、香味、鱼腥味和腐朽味。
?匏土革,木石金。丝与竹,乃八音。
我国古代人把制造乐器的材料,分为八种,即匏瓜、粘土、皮革、木块、石头、金属、丝线与竹子,称为“八音”。
?曰平上,曰去入。此四声,宜调协。
我们的祖先把说话声音的声调分为平、上、去、入四种。四声的运用必须和谐,听起来才能使人舒畅。
?高曾祖,父而身。身而子,子而孙。
由高祖父生曾祖父,曾祖父生父亲,父亲生我本身,我生儿子,儿子再生孙子。
?自子孙,至玄曾。乃九族,人之伦。
由自己的儿子、孙子再接下去,就是玄孙和曾孙。从高祖父到曾孙称为“九族”。这“九族”代表着人的长幼尊卑秩序和家族血统的承续关系。
?父子恩,夫妇从。兄则友,弟则恭。
父亲与儿子之间要注重相互的恩情,夫妻之间的感情要和顺,哥哥对弟弟要友爱,弟弟对哥哥则要尊敬。
?长幼序,友与朋。君则敬,臣则忠。
年长的和年幼的交往要注意长幼尊卑的次序;朋友相处应该互相讲信用和友善。如果君主能尊重他的臣子,官吏们就会对他忠心耿耿了。
?此十义,人所同。当师叙,勿违背。
前面提到的十义——父慈、子孝、夫和、妻顺、兄友、弟恭、朋信、友义、君敬、臣忠,这是人人都应遵守的,千万不能违背。
?斩齐衰,大小功。至缌麻,五服终。
斩衰、齐衰、大功、小功和缌麻,这是中国古代亲族中不同的人死去时穿的五种孝服。
?礼乐射,御书数。古六艺,今不具。
礼法、音乐、射箭、驾车、书法和算数是古代读书人必须学习的六种技艺,这六种技艺到现在已经没有人能同时具备了。
?惟书学,人共遵。既识字,讲说文。
在六艺中,只有书法现在还是每个人都推崇的。当一个人认识字以后,就可以去研究《说文解字》,这样对于研究高深的学问是有帮助的。
?有古文,大小篆。隶草继,不可乱。
我国的文字发展经历了古文、大篆、小篆、隶书、草书,这一定要认清楚,不可搞混乱了。
?若广学,惧其繁。但略说,能知原。
假如你想广泛地学习知识,实在是不容易的事,也无从下手,但如能做大体研究,还是能了解到许多基本的道理。
?凡训蒙,须讲究。详训诂,明句读。
凡是教导刚入学的儿童的老师,必须把每个字都讲清楚,并且使学童读书时懂得断句。
?为学者,必有初。小学终,至四书。
作为一个学习者,求学的初期打好基础,把小学知识学透了,才可以读“四书”。
?论语者,二十篇。群弟子,记善言。
《论语》这本书共有二十篇。是孔子的弟子们,以及弟子的弟子们,记载的有关孔子言论的一部书。